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雲南-3] 玉龍雪山、麗江古城


今天是這次旅行的重頭戲,玉龍雪山,這次旅行原本沒有要來麗江,但是像這樣的地方一生不知道會來幾次,既然都自駕了,那就索性開到玉龍雪山吧,上午6:00由大理古城出發,沿路走走停停,天還沒亮時開到了一個休息站,下車買顆茶葉蛋吃,不得了外面冷到爆,原本還一度想說若是一路這麼冷,那到麗江玩就好了,車程大約兩個半小時開到了玉龍雪山腳下,由於很怕山上很凍,所以租了大衣、長褲、還各買了一個氧氣瓶

玉龍雪山國家公園是中國首批核訂的AAAAA級景區,其實很小的時候來過一次,但那時候纜車只有到了髦牛坪(不確定地點對不對),當時的導遊有說,當時正在計畫建造能到接近頂端冰川峽谷的纜車,想必就是我們這次所乘的纜車了

玉龍雪山最高點5,596公尺,纜車乘車處的起始點為3,300多公尺,覽車終點為4,506公尺,十多分鐘的行程,垂直爬升了超過一公里

往玉龍雪山的路上

景區門口,此處購買入園費,纜車購票處在外面跟裡面都有
解放軍手上拿的小盒子是沒收打火機用的

進去景區後,第一個景點是甘海子,這邊是一片平原,據描述數萬還是數億年前,這邊是一個高山冰蝕湖,此處的海拔是3,100公尺



上雪山前買的氧氣瓶,應該多少有用,人手一瓶生意好賺的
一瓶60RMB



終於到了纜車點,八人一台

纜車上升很快,所以下方的植被、景色變異很大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要到纜車終點處是要翻過一重又一重的山頭,每每覺得看到山頂了,但其實後面又有好長一段爬升,記得一共翻過了三個山頭






到了海拔4506的終站,由此處開始還能再往上爬約六百多米,有修好的棧道供行走,但我們沒有再往上爬 






鼎鼎大名的雪山山頂,也是當地少數民族那西人的神山




我們到的時間為四月中,太陽出來後雪山上並不冷,但是如果太陽一被雲遮住則手還是很快會感到冰棟,我們這次的運氣很好,上雪山時是晴天,沒有雲霧,也沒下雨
四五月算淡季,人比較不多,覽車排隊大約半小時,聽說旺季時大概要排兩個小時






玉龍雪山還有其它景點,但因為我們是大理開來的,上了雪山之後想到還要開回去就沒有再去園區內其它景點了,因為最重要的冰川公園是看到了

回程路上在甘海子再拍一張照,此時山頂附近已有雲覆蓋,估計上面已經蠻冷了,這時大約是下午兩點

雪山後已飢腸轆轆,跑到麗江古城理覓食,順便打個卡
麗江古城比大理古城更大,整體環境與開發也更好些




頗有江南小橋流水的感覺


晚上開回了大理,當天來回一共396公里,凌晨六點出門,晚上十點到家,回飯店後洗了個澡出去古城區覓食宵夜,又開了4公里,加起來400公里+玉龍雪山一天搞定
這絕非一般人的玩法,但很過癮,因為雪山的美景與壯麗,值了!!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雲南-2] 洱海(週邊)



第二天的行程就是以洱海為主,從大理古城為起點順時針環繞洱海,環洱海一周大約是110公里,實際里程是不多,但是每到一個景點都走走停停,去了崇聖寺三塔、周城(紮染)、喜州古鎮、雙廊古鎮(要進去時發現路被封了,沿海的道路正在配合保護洱海的活動整治中,所以雙廊古鎮跟南昭島都沒去到),傍晚時返回大理市,這樣繞完一圈大概也要一天的時間



整體來說,洱海附近的景點是很不錯,但還沒有到令人驚艷的感覺,或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吧,這次旅行中玉龍雪山是最大亮的點搶了太多風采,所以事後回想起來,洱海好像差了一點甚麼,不過整體來說如果旅遊天數多的話洱海及周邊還是值得一遊

第一個到的景點是崇聖寺三塔,三塔分別建於唐朝(屬南詔國)~宋朝(屬大理國)時期,距今都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我們沒有進去,只在外面留了影,主要原因是門票居然要120RMB,自以為的覺得不值得進去 - -" 事後查了才發現這是5A景區,但還是提不起太大的勁


後續開往喜州古鎮,準備找車位時被穿得很像警察制服的人帶進了收費的停車位,後來才知道這是輔警,停車連同導覽一個人45RMB,算是不便宜了,因為一般進入古鎮是免費的,導覽講解的還好,但是因為不喜歡有人跟著,所以講到一半就請自由行了,就當是花了45元停車吧,他的講解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句是"喜州內部也有很多翻修過後的房子,但屋頂長了草的房子才是原始保留下來的老房子",聽來怪怪的但也不知怎麼反駁,只能拿起手機照幾張,才符合標準的觀光客


喜州古鎮內中心廣場的牌坊

後來進了喜州的嚴家大院,入院是要門票的,但是可用先前的票據進入,這才覺得45元花的有點值得,嚴家大院的主人是民國時期當地一代的大大戶,靠著商號、馬幫的成立將茶葉、菸草、棉紗等物資南運北送,後續將商號拓展到麗江、四川,最遠進入緬甸一帶,並在香港、上海都有分行,全盛時期家業達到約當現今20億人民幣之譜。這個嚴家大院,應該算是他的"起家厝",想想看這樣的富商巨古之家,當然有一覽的必要

以古代角度來說肯定是豪宅了,有好幾個進(院),房間有分宴客、宗祠、書房、客房等等,有趣的是大院的後方有嚴氏其子孫輩蓋的小洋房,還建了抗日戰爭時躲避空襲的防空洞,大院的建築整體看的出是一部民初歷史的縮影






大院中有一個類似於匾額蒐藏館的房間,存放著雲南大理一代的匾額真跡,時代遠從雍正到宣統都有,底下那塊進士匾就是雍正戊申年的,查詢後為西元1728年,已經289歲了...



大院中茶馬(鹽茶)古道的舊照,看了很有感覺



大院大約花了40分鐘逛完,出來後肚子餓了,順手買了個喜洲粑粑吃,這是大理的四大小吃之一,味道分甜鹹兩種,用麵粉烘烤制成,吃起來像是蔥油餅加燒餅的感覺,蠻酥脆的
油應該加不少,油酥油酥的好吃 ,一份15RMB,若不在古鎮內會更便宜點。


吃完了喜州粑粑,繼續環洱海行,看到了周城(紮染),周城是一個以紮染聞名的地方位在洱海西北邊的方向,所謂紮染就是將布或綁或縫做成類似像頭髮紮了辮子一樣後拿去染色,之後再打開曝曬,透過系統性的綁、紮,將紋路呈現出來,圖片中可以看到綁紮與曝曬的過程,這給我的感覺很像是剪紙,將紙對稱的折幾折剪之後再打開,出來的就是一幅系統畫

在這邊買了四條圍巾,最後砍到四條 200RMB,後來查了網路價格後,不說也罷....
好像又是被當凱子薛了,其實並不是這麼在乎這價格,畢竟東西喜歡最重要,只是也不希望被當凱子,誰叫行程太過隨性想到哪走到哪,沒做甚麼功課,就當是照顧店家裡面老奶奶的一點心意吧

這邊額外要提的一點是,在我購買的這個店家,我們在看圍巾時,剛好有一個年輕人在跟老闆詢價,老闆說一條70 RMB,我當下還豎起耳朵聽,後來年輕人一直徘徊挑選,直到我付完四條200後,他都還在店內,臨走前再看一眼年輕人,猛然覺得跟老闆長的是一個樣,這才驚覺原來他們根本是一家人,先前的詢價只是在讓我們覺得"撿到便宜了"!! 哇靠,居然還有這招,這感覺只能說哭笑不得,是旅行中的另類"收獲" 






離開周城繼續向北,在準備繞道行洱海北邊時,看到了一塊高地,上面寫著和盪村,現場看的感覺比照片更開闊,是一個在公路旁可以俯瞰洱海北端的一個制高點
自駕遊就有這個好處,說停就停




就是沿著這條水泥路上到制高點(這邊是原路往下坡的方向)


離開和盪村,開過洱海的北端準備沿著環海東路南行進入雙廊古鎮跟南昭島時,才發現環海東路這一段被封路了,所以洱海東的這一段我必須開回洱海北端的高速公路口再一路向南直行回大理,洱海是漂亮的,可惜不能沿著海邊回去




行經高速公路時,在一個休息區停了下來,下方的村莊就是原本要走的環海道路,雖沒能沿海前行,但俯視的角度也很棒
處處都是驚喜



回到大理市區,剛好晚上七點半了,在大眾點評上找了一家網評很好的生態石鍋魚餐廳,活魚現撈用悶煮的方式加上大蔥、薑片就很鮮美,還可以再加點火鍋料,魚肉很細嫩,不會有淡水魚的土味,好好味阿~ 在上海吃這一道,可能是當地的三到四倍價
明天要去玉龍雪山,所以早早吃飽就開回大理古城休息了~